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张济海 金星 艺栈
  zjh88.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389
最新博文:
书法与兵法——我一生难解的情缘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2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      薄薄宣纸上水墨的味道      张济海个人书法展即将在上海举办      张济海现场演绎中国书法     
我的动态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
发布时间:2009-09-25

上图讲座之二

时间:2009 08 02 1400

地点:上海图书馆

授课人:张济海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

(根据录音整理)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

(根据录音整理)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

  我从报纸看到,说这几天的大雨,是上海70年来最大的雨。今天,从11点到现在还在下。我原想,今天听讲座的人可能不能来啦。我现在看到,今天到场听众依然那么多!更令人感动的是,台下还有一位年近百岁的阳光老人,听说阳光老人的书法写得很棒,在96岁高龄还冒雨来听我的讲座,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他代表了上海人虚心好学、尊重知识的进取精神,也是上海人整体素质的体现。所以,我今天不卖点劲讲就对不起大家。讲不好是水平问题,不卖劲是态度问题。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所谓书法精神高度,就是我心目当中对书法的一些看法。因为谈自己的看法,可能会涉及当前一些敏感问题,好在我是对事不对人,何况仅是一家之言,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批评,我虚心接受。

   我讲六个问题:

  第一、 “时空一体”的书法本体论 

  第二、 “德识技三位一体”的书法人文思想

  第三、 “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书法发展观  

  第四、 “以义赋形”的书法创作方法

  第五、 “雅俗共赏”的书法评判标准

第六、 “义利并举、以义为主”的书法家社会责任感

 

  首先讲第一点:“时空一体”的书法本体论 

  我们都知道书法是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看起它来非常简单,既没有皴擦染勾的造型手段,也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仅有就是书写的线条与墨色,但它却能够成为中国的国粹,深受国人喜爱。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

  对书法艺术本体的认识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艺术从不同角度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比如从我们的观感上,可以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艺术。视觉艺术是指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的艺术,比如绘画雕塑等;听觉艺术是指我们的耳朵能够听到的艺术,比如音乐;有的既可以看又可以听,比如戏剧等,属于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从空间和时间上分,又分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结合的综合艺术,比如音乐就属于时间艺术,绘画雕塑这都属于空间艺术,戏剧舞蹈等属于时空结合的时空艺术。我们还可以从很多角度区分出不同的种类,比如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等等。我认为,如果从哲学的观点上讲就是时空艺术。有的可以从时间上分,有的可以从空间上分。音乐可以把它看成是时间艺术;绘画可以把它看成是空间艺术;戏剧舞蹈可以把它看作是时空艺术。书法呢?它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既有空间的造型因素,又有一维性的时间因素。我们知道,时间的本质属性是一维性,也就是说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我认为书法这门艺术是两者的结合,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属于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一门艺术。我们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它和绘画的不同。比如说绘画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画上一笔,我可以远离开看一眼,考虑合适不合适,再上去画第二笔。书法创作的时候是不可以的,书法创作只要这个笔一落纸,就不允许你有任何思考,就要一口气写完。对于欣赏者来说,也是按照书写的顺序来欣赏,而不是逆行去看。因此说,书法里面具有很明显的一维性时间因素。所以说,书法艺术非常特殊,看似非常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我把它比喻为无声的音乐,不动的舞蹈。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有的同志说,一幅书法作品几分钟就完成了,实际上岂不知这几分钟的背后,需要几十年的功夫。

  书法和绘画相比,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我们讲书画同源,最早文字和图画是结合在一起的。书法最早是象形,把人们看到的形象用简单的图画画下来,用以记事,就形成了文字。文字到后来和绘画就有逐渐分野了,各自功能就不一样了。绘画走的是象形,书法走的是抽象。所以说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既有相同的地方,还有不同之处。在学习书法和绘画的比较上来看,如果说能够见效快,绘画比书法见效要快。比如我们几个人同样的基础,如果学绘画,两三年至少就可以拿出来看,挂在墙上让人欣赏看。至于达到什么程度,这个就因人而异了,至少可以拿出来看。我想,学习书法两三年是很难过关的,是挂不到墙上的!这就是它和绘画的不同点之一。当然绘画也是一样,要达到很高的境界,都是要下很大功夫的,我这里并不是贬低绘画,而是它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讲第二点:“德识技三位一体”的书法人文思想

书法是利用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按照特定的书写方法书写汉字,来表达人们情感的一门艺术。这里面有四个要素:工具、汉字、方法和情感。这样一个概念,还是比较准确的,既讲了工具,又讲了汉字,又讲了规范,还要表达情感。如果按这四个要素,去分析一下现代某些所谓“书法”,就不难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少了“法”。不舍的下大功夫,走捷径,糊涂乱抹,名曰“个人风格”;另一种少了“情”。功夫下了不少,写的是别人,看不出自己的东西。这两种都不是“家”。第一种叫“野”,“野狐禅”,没有庙的和尚;第二种叫“奴”,别人的“奴隶”。以上是从概念上讲的,仅仅是书法的一个方面,还不全面。如果把书法作为国粹,还有更深的层次上意义,既有书法本体的意义,还有书法存在的环境即人文意义。我把它梳理一下,概括出“德”“识”“技”三个字,称之为书法的三个基本支撑点。所谓支撑点,是不能或缺的,缺少一个,就会倒塌下来。

先说这个“德”字。所谓“德”,实际上是讲做人,也就是指人的品德。可能有人会问,你讲书法,怎么讲起人来啦。我说,不但讲人,而且要先讲人。为什么先讲人呢?人是本,现在我们不是讲以人为本吗?做任何事情首先看的是这个人,如果这个人做的堂堂正正,大家都很敬重他,那么,他做事情就很容易成功;相反,如果这个人的品德不好,谁见了谁讨厌,那么他就不会有很多的朋友,做事情的时候就很难,别人不愿意与他合作嘛。孟子不是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吗”?即使事做好了,人做不好,也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即是认可他的成就,如果不认可这个人,他的作品成就也可能会忽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昨天我们不是讲了一个例子吗?秦桧的字写的很好,为什么不能得到流传呢?从艺术的角度讲秦桧的字很好,但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就是德的作用,他是一个奸臣,陷害忠良,受众人吐弃,谁都不会把他的字堂而皇之的挂在自己家里去。所以说,“德”是立人之本,处世之基,异常重要,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昨天已经谈到这个问题。

其次是识,知识的识。识是人们在改造社会认识社会当中的学问的总和。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他应该是一个学者,要读很多方面的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肚子里缺少“墨水”,写一幅书法,不要说写自己的作品,写别人的作品也会写错,即是写不错,也会闹出笑话来,这样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举过这么一个例子。他说:这个知识不够的人,到现场创作的时候或者给人写东西的时候,会出很多笑话。比如一个酒店老板求字:“先生您字写得很好,给我们创作一幅作品”。好吧,写什么内容呢?就写了这么一首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写错了吗?没有错。但是,挂在饭店里面合适吗?这首诗的意思是,送别这个人,他要上战场,可能要死在这个战场上的,挂在这个地方显然不合适。两口子要结婚,送一幅作品,写了一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表达爱情,你不是咒人家两地分居吗?这说明知识不够。知识是一个书法家和一个写字匠的分水岭。匠人技法很好,但知识少,就是个“匠”;知识渊博,他的技法又很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家”。知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写出来的字,品位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懂行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今天下这么大的雨能来这里,肯定有很多同行和专家,我跟大家做一个探讨。我们不但可以从书法作品里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还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水平,可以看出这个人知识到什么程度、多高。如果这个人知识不足,那么,他写出来的字一定是很匠气的。如果这个人的知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的知识很渊博,他的眼界很宽,他写出来的字是非常有韵味的。这就像一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有气质;一个人尽管五官身材长的都很好,缺乏修养,就没有气质,就不怎么好看。

第三个字是“技”,技术的技,技能的技。技是书法的基础。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常会讲到技法。比如说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章法等,这些都是技,技法。书法书法,首先得会写啊!只会讲不会写,那怎么会成为书法家啊!就是书法理论家了。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必须要求会做,得会运笔、会用墨、还得会用纸。字的结构、章法,笔画的质量都是靠技能表现的。如果技能达不到,你知识再宽,人做得再好,字照样也写不好。现在不是有一种理论,叫书法家的学者化,我觉得提得很好。但是,学者化也不能偏离了技,光讲学者化不行。有的人知识很多,学问很高,字写得并不好,难道所有的学者,都可以成为书法家吗?也不是。对书法家来说,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技是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炼出来的,一个艺术家、一个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需要长期不懈地要坚持练习才行,叫做“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书法家也是要天天动笔的。有一个书法大家,我记不得是谁了,他说:我是一天创作一天临帖。可见,一个书法家,是要天天进行练笔的,技能才能过得硬。

德识技三者的关系,我概括了一下,叫做“无技不能为艺”;“无识则渺知良莠”;“无德则心蒙尘垢”。“无技不能为艺”,是说无技就没有基础,就不会用笔写字,就不能从艺了。“无识则渺知良莠”,是说不知道好坏,知识不够,眼界不宽,甚至把不好的字当成好的了,作品就上不了层次。“无德则心蒙尘垢”,是说人做不好,就难以得到大家认可,就不能得到广泛久远的流传。这三者,如果说用形象地话讲,如果这个人技法不过关,胡涂乱抹,我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野狐禅”,就是没有家的没有庙的这种野路的和尚;第二个,如果你知识不够,那就是一个“书匠”;如果你虽然知识很多,技法尽管很好,但做人做不好,那么成为什么呢?我这个没有很好的名字,但是有一条,我可以肯定地说,就不会成为一个“大家”。

 

下面讲第三点: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书法发展观

我们都知道,继承和创新是书法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永恒主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都在讨论和争论这个问题。我的理解,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你想,没有很好的去继承谈何创新?创新的概念是相对于继承而来的,如果没有继承,是新东西,那就是创造发明,不能叫创新。创造发明这个东西,不能说它不是一门艺术,但是不能称为书法艺术,因为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这么讲?书法诞生,从甲骨文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靠一代一代书法精英累积起了这么一座高山,如果不愿爬上这个高山,想另立一座高山,你想,人生才几十年时间,怎么能够和它相比?不爬上这座高山而想超越这个高山可能吗?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进行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现在的书界,有很多现象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比如讲,有人提出来不要临帖,说临帖就把人束缚死了。怎么办呢?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才是艺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那还会有书法吗?还会有书法家吗?谁写的字都是书法,谁都可以成为书法家,书法还有什么价值?书法家还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吗?所以我对这些东西是不认可的,也劝大家不要受其误导。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所谓基本方法,就是不可少的,是必须的,并且还得临到位。有些人临帖临不像,就说是意临,临的大意。我对这个东西不太赞赏。什么叫意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皮了哪有毛?连一个形都没有临像,还谈什么意临?意临这个概念有没有?我认为是有的,意临是什么呢?意临是在实临的基础上出帖的过程。学习书法,首先要入帖,入门嘛!入帖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出帖,出帖的过程是放弃帖,增加自己的意念,实际上是创作的初级阶段,而不是说你还没有临像的时候,就意临了,怎么可能成呢?还有一种观点,是什么呢?写的这个字很丑很丑的,说也是传统,来自民间书法。我不知道,我们这里有没有研究民间书法的。什么是民间书法?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人的民间书法反照古代人的民间书法。王羲之不是在《兰亭序》里讲过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代人写的没有登大雅之堂的那些文字,与当今不太会写字得人写的“美容美发厅”又有多少区别呢?我不否认,民间会存在一些没有被发现的好书法作品和有成就的书法家,也不反对发掘好的民间书法。但是,我觉得我们学习书法,正道还是应该多弘扬那些被历代公认的、大家、名家的这些作品,因为这是主流。研究民间书法,把那些不怎么成熟的书法作品,作为一种调味品,我觉得是可以的,但不能作为主流,作为主流就偏离大方向了。在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我的观点:第一,必须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第二,一定继承优良的、大家公认的好东西;第三,张扬个人风格,必须是在继承好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第四,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继承不够。现在很多人强调张扬个人风格、张扬个性,这个个性是想张扬就能张扬出来的吗?张扬出来还要大家认可是不是?书法的风格一定是在长期的修炼、继承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有一两分创新就不得了啦!还想全部创新,完全不同古人,可能吗?如果能全部继承下来,即是没有创新,也比糊涂乱抹的好,至少还把我们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了。为什么说当前继承是主要矛盾呢?你想,古代人从识字就是用毛笔写字,现在人甚至连钢笔都不会使用得情况下,那个是主要矛盾不是很清楚的吗?

 

评论(0) | 阅读(371)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龙 ()
对联:开张天岸马 奇逸人中龙 ()
小楷 ()


我的最新动态

书法与兵法——我一生难解的情缘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2
我心中的书法精神高度
薄薄宣纸上水墨的味道
张济海个人书法展即将在上海举办
张济海现场演绎中国书法
张济海书法北京瀚海再次拍卖成功
张济海书法与三国历史文物对话
张济海书法与三国历史文物对话
中国名茶—大红袍


访客最新留言

河彰
2013-08-21 20:29:11
北京大学江博士
2010-08-31 04:46:15
《梦想引领一生》北京大学图书馆看到 张济海教授的《厚德载物》在长城居庸关看到。梦想引领一生,中国阿信式的奇女子
MS“梦诗”品牌工作室 金子
2010-08-15 07:47:59
非常感谢张济海教授题写书名,本书是来自福建西伯利亚的金子30年来践行梦想,用三年时间用心写作而成,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已收藏。美国华人第一报世界日报的资深记者李大明先生2009。5.20专文报道【网络写手金子 出书圆梦 】叙述奋斗历程 金子现正带着梦想引领一生访美
当代诗人
2009-05-13 13:03:04
这是张老师为 中国新古典派书法家胡晔明先生 题写的斋号啊,请看这里 http://blog.sina.com.cn/huyeming,
广州市颐美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09-04-06 15:03:25
看了张济海先生的书法,我找不出再成功的话要说,只想说一句话,张济海先7795生的书法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胧榉ǖ拇?!!这才是收藏家要找的有价值的作品,[广州市颐美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颐美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张济海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